4名香港状元3名学医!为什么香港的学霸都爱学医?
前几日香港DSE成绩放榜了,今年一共有48762名考生,有17450名日校生考过了分数线,能成为准大学生。
每年高考成绩一出来呀,内地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就备受关注,香港也不例外。
那么,香港今年共有4名考获7科5**的DSE状元,分别来自3间传统名校,包括半山圣保罗男女中学1男1女“超级状元”、铜锣湾皇仁书院1名男“超级状元”、牛池湾德望学校1名女状元。
香港状元都想读医
每年放榜,对于大学专业的选择讨论也是非常激烈的,每年在填写志愿的时候,都总会有一些「过来人」劝内地考生千万别报XX专业,而最多人劝退的专业大概就是医科了。
甚至还一直流传着一句玩笑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虽然医科专业在内地都是被劝退的专业,但在香港,医科却是神科。
如果有关注DSE填志愿的家长们应该都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香港的高考状元几乎都想读医。
2017年,香港6个高考状元全部选择就读医科;
2018年,香港9个高考状元,4个选择读医科;
2019年,香港12个高考状元,10个选择读医科;
2020年,香港7个高考状元,3个选择就读医科;
2021年,香港7个高考状元,5个选择就读医科;
2022年,香港8个高考状元,6个选择就读医科。
今年一样不例外,4位DSE状元中有3位选择留港读医科,还有1位选择去英国剑桥读自然学科。
在香港,医科为什么这么热门?
讲到大学选择专业,个人兴趣固然是一大考量,但依旧避免不了还要考虑未来职业收入和前景。
对于内地学生来说,学医真的是付出高,回报低的职业,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公布的《中国医师职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内地45%的医师不希望自己子女从医。
内地医生的平均年收入在11.7万左右,其中42%的内地医生年薪在6-10万之间,如果按照职称来分的话,初级职称年薪在9.37万,高级职称的年薪在17.04万。
读医硕士毕业生如果要从初级职称走到高级职称一般需要10年时间,如果是本科生则需要15年。
但在香港,医科如此热门跟薪资有着很大的关系。
根据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调查毕业生薪酬中显示,香港医科、牙科及护理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高达38,500元,其他也较为热门的商科、管理科只有约2万元的平均月薪,而工程科、科技科和理学科平均只有1.9万元的月薪,医科毕业生要比这些专业高出将近1倍。
在香港,一名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是由医管局统一安排做一年实习医生,实习期结束后可成为香港注册医生。
成为注册医生后的收入相当可观,香港公立医院的驻院医生月薪起薪有5.42万港币,还有额外的每月固定津贴,每年年假更是多达20多天。
作为经验累积型的专业人士,医生更是「越老越吃香」,如果达到一定的年限,成为了顾问医生,月薪最多可达22.1万港币。
而这只是在香港公立医院的薪资统计,不包括私人医院及诊所医生,如果一个有经验又有名气的医生,在香港选择私人执业,一个星期的收入就能达到100万港币。
尽管香港医科薪资非常高,但依旧是非常缺人。
根据港府的《医疗人力推算》报告中显示,到2030年香港医院人手大短缺,其中医生和护士都缺过千人!
既然香港状元都想学医,那么想读香港的医科会很难吗?
香港读医科,DSE需要什么成绩?
香港只有2间大学是设有医学院的,分别是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这2所学校的医科在全球都是顶尖的,能进香港这两所大学的医学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毕业后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
在2022/23年度2间医学院共有590个医科学额。
2022年共有336名DSE考生通过JUPAS入读两间医学院。
其中,香港大学取录131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取录了205人。
以港大医科2022年统计DSE6科的收生最低分来看,也就是说平均每科都要在5*,具体分数区间如下:
如果内地学生想要通过NON-JUPAS申医科难度会更高,以港大为例,如果打算通过国际性考试申请,SAT满分的情况下10科AP拿5分,才有机会被港大录取。
除了成绩要过关,每位报读港大医学院内外全科医学士的学生,还要必须通过MMI面试这关,MMI面试表现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入学的机会。
MMI面试分为6站,就6大范畴表达意见:
①批判思考
②伦理道德
③一般常识
④沟通技巧
⑤个人见解
⑥抽象思维
每站限时6分钟,有2分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题目,剩下的4分钟进行作答。
港大内科学系教授孔繁毅表示,面试中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教授会根据考生的表现评分,包括其沟通技巧、态度、逻辑、分析能力,是否有引用理据作论述等,达到「满意」级别就有机会被录取。
如果想要计划让孩子学医科的家长,一定要提前规划好孩子的教育路线,拿个香港身份是首要的条件。
因为不管是就读还是就业,选择去香港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香港身份能让孩子在各方面都更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