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2万亿的规模,大量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全球化进程中,跨国流动成为常态,个人追求更广阔发展平台的需求日益增长,相应的,企业也在追求更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开疆拓土。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规模在过去二十年间急剧增长,涉及数百家企业,总价值高达2万亿美元。
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也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据统计,2023年1-9月,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数量达到30间,累计募资额达到81.7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创下逾10年新高。
这一现象表明,尽管面临中美关系和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企业依然看重美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和市场深度。
大量的募资额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资金,有助于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美国严格的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要求促使中国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机制、提高企业治理水平,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
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中,不乏一些成功的案例,它们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证明了中国企业的实力和潜力。
极氪汽车:2024年5月10日,极氪汽车成功登陆美股市场,这家仅成立三年的企业有望成为史上最快IPO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极氪汽车的上市不仅给计划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带来了鼓舞,也显示了中国科技企业在美股市场依然能够获得资本的青睐。
贝壳找房:作为房地产交易及服务平台的龙头企业,贝壳找房在美国上市后股价狂飙2.21倍,显示了投资者对其数字化趋势下的认可和支持。
理想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理想汽车在上市后股价表现出色,凭借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发展前景,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这些成功上市的企业不仅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资金支持,也通过上市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尽管赴美上市的热潮中有许多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企业上市失败或最终选择退市的情况。
瑞幸咖啡:瑞幸咖啡因财务造假问题在美股市场引发了信任危机,最终被迫退市,这一事件对中概股的整体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但神奇的是,所谓在美国市场“薅羊毛”的名声却在中国成为其“打翻身仗”的底牌,否极泰来,一反常态地触底反弹、东山再起,从而转战国内市场。
奇虎360:2015年6月,奇虎360宣布私有化,并于2016年7月完成私有化交易,从美国纽交所退市。
尽管奇虎360在上市初期股价大涨,但后来股价表现不佳,市值缩水,最终选择了私有化退市。
搜狐:搜狐在美股市场的表现一直较为平稳,但面对美国政府的监管压力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表示,尽管不会从美国市场退市,但也在考虑其他市场的可能性。
这些案例反映出,虽然美国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融资平台,但同时也伴随着严格的监管要求和市场风险。
不过,随着国家网信办发布新规,要求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企业赴国外上市必须进行网络安全审查,这一政策可谓是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丧钟”。
更让企业家紧缩眉头的是,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对企业赴美上市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赴美投资、上市仍旧是他们不变的“美国梦”,只因市场形态较国内更成熟更完整。根据美国不同州的法律要求,有些州要求公司注册人拥有美国绿卡或美国公民身份。
当然,如果企业在美国上市,拥有美国绿卡自然会在处理公务、商务往返上更加便捷。现如今,针对高净值的商务人士开放的工作签证选择众多。
对于有望赴美创设企业的人士,可以选择EB-5投资移民获得美国绿卡,该项目好处众多:
1. 一人申请,一步到位全家拿绿卡
2. 无英语、学历、工作经商经验等要求
3. 可插队排在老法案申请人前,无排期
4. 可双递交,提前拿工卡,提前享绿卡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赴美上市难度的增加,香港市场逐渐成为受益者,吸引了更多中国企业选择在香港二次上市。
无论中国企业走向何方,都需要企业家们在投资时做好风险预测与管控,并始终铭记在世界的舞台上,弘扬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