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赴港读书,该怎么选择?【幼稚园/小学篇】
最近来咨询香港身份的客户真的是越来越多了,在小辰接触到申请香港身份的客户中,90%都是为了让孩子去香港读书,在教育上从小抓起,为以后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香港教育到底怎么样?拿到身份后,要如何选择学校呢?
首先,香港的教育在制度上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学前教育:为学前儿童提供2~3年学习与群体相处;
②小学教育:为适龄学童提供6年制小学课程;
③中学教育:为学生提供报考大学前的课程准备,设立初中及高中课程各3年,共6年制;
④专上教育:提供各种形式的专上课程,包括副学士、高级文凭、大学教育等。
那么,香港实行前15年免费公立教育,课堂采用“两文三语”教学,两文指中文和英文;三语则是指粤语、英语和普通话。
今天小辰先带大家了解一下香港幼稚园阶段跟小学阶段的学校类型跟学制,让大家对香港教育有更深的了解。
香港幼稚园阶段
目前全港约有1000多所幼稚园,香港幼稚园分为2大类:非牟利和私立。
①非牟利幼稚园
非牟利幼稚园多数由教会、慈善或志愿团体开办的,占香港幼稚园85%,而且大多数非牟利幼稚园都参与了港府的“免费幼稚计划”,6周岁以下在港就读的儿童只要符合条件,学费全免,提供本地课程,需要向香港教育局申请幼稚园入学注册证。
②私立幼稚园
私立幼稚园都是由私人机构或组织所开办的,可以细分为本地幼稚园跟国际幼稚园,这类幼稚园不参与港府的“免费教育计划”,所以需要交学费。
香港私立本地幼稚园主要学习本地课程,注重学生语文发展,每年学费大概在1万~10万港币。
香港私立国际幼稚园推行国际多元化课程,学费比较昂贵,每年学费大概在4万~15万港币。
香港幼稚园上课时间分别为3种:半日制、全日制和长全日制。
通常在幼稚园毕业之后,孩子将面临第一次升学,部分学校可以支持“一条龙”升学。
香港幼稚园基本上都要提前1年报名,报名时间大部分在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2月。
香港小学阶段
根据香港教育局统计,全港共有593所小学,主要可分为5大类:官立学校、津贴学校、直资学校、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
①官立学校和津贴学校,不需要交学费。
官立小学是直接由香港教育局管理的公营小学,全部的官立小学都是男女校且无宗教背景。
津贴小学的教育经费大多数来自港府津贴,这两类学校通常也被称为“官津小学”,占到了全港小学近90%,两类学校都是6年免学费且由港府统一招生,想升读两类小学的学生必学参加港府安排的「小一学统筹办法」入学。
入学主要分为3个阶段:自行派位、统一派位和“叩门”。
第一阶段:自行派位
每所官立及津贴小学会将小一学额约50%作为「自行分配学位」之用。
在这个阶段报名不受任何限制,家长可为孩子向任意一所官津小学递交入学申请表,申请自行分配学位。
自行分配学位又分2类,一类为「世袭制」,此类学位占学额30%,如父母或兄姐在该小学就读过或就职,该类学生申请必获录取。
当「世袭制」学生人数多于30%的学额,就需用到统一派位的名额。
如果「世袭制」学生不足,将会把剩余学额拨给另一类「计分制」,此类学额占比在20%~50%之间,根据学生客观条件评分,以分数高低依次录取,最高可获35分。
自行派位大部分在9月初填表,11月下旬公布结果,未被派中的学生,进入第二阶段——统一派位。
第二阶段:统一派位
约50%的小一学额将会分给统一派位,有一定的随机性,被称为“大抽奖”,递交申请时间大概在9月底到次年2月份,在1月底香港教育局会下达书面通知,让家长在指定日期、到指定的统一派位中心填报选校意向。
统一派位分为甲、乙两类来填写志愿表。
甲类占统一派位学额的5%,不限校网,申请家长可填写不超过3所官津小学作为志愿。
乙类占统一派位学额45%,申请家长需根据统一派位派位选校名单内的小学作出选择,可填写校网内30所学校作为志愿。
90%参加统一派位的学生,会被系统随机安排在本校网内。
(校网类似我们常说的“学区”,但香港不需要买房,只需要提供居住地址证明即可)。
如果家长对统一派位的学校不满意,就需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叩门。
第三阶段:叩门
香港小一叩门一般是不需要进行笔试,不少学校会考核学生生活常识、语言表达、学术知识、应变解难等,也会了解学生的家庭和校园生活,学生的态度和礼貌等方面。
每间小学的叩门安排都有不同,家长可在派位日前留意学校官网,了解叩门程序,带上孩子的成绩表以及个人简历等资料向心仪学校“叩门”。
小一叩门基本不受校网限制的,不过每个学校的叩门名额有限,家长们可以提前了解心仪学校的叩门学额跟时间,提前做好准备。
这里要注意哦,内地港学生赴港插班小一只能通过叩门的方式,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通过统一派位的匹配率达91.2%,这也意味着香港本地生几乎不会跟赴港插班学生去竞争叩门学位。
②直资学校、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需要交学费。
直资小学、私立小学和国际小学都不在「小一入学统筹办法」之内,多为自主招生,直资小学小部分学额有政府补贴;私立和国际小学没有政府补贴,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就读此类学校,可自行向学校申请。
而这3类学校学费也会相对较高,全港约有77间直资和私立小学,每年学费在6万~12万港币。
国际学校约有46所,各自开办多元化国际课程,如IB、AP等,每年学费至少要10万港币起步。
要注意的是,如果被直资小学录取的学生,在接受了直资小学学位后,将不能透过「小一入学统筹办法」获派小一学位,就算之前已经获派学位也会被取消。
但如果接受了私立小学的学位,学生仍可参加官津小学的统一派位,所以在这种机制下,更多家长会偏向于报读香港私立小学。
家长们如果让孩子去香港上学,一定要提前规划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为以后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少走弯路。
今天小辰就先分享到这里,接下来小辰会对香港小升中和高等教育升学路径进行全方面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