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比高考竞争还激烈!家长如何做好两手准备?
高考刚刚落幕,中考又将登场了。
人人都说高考决定命运,殊不知中考也同样是决定人生的分水岭,现在的学生压力下沉,中考的升学压力也不亚于高考。
加上2021年中考的3大改革,50%的淘汰率,不允许复读、增加体育分值比重,这也意味着孩子上普高的机会越来越难,中考考不好就只能去职高或中专,这对家长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而深圳的中考就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历经40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然而在很多人眼里,深圳的经济成绩太过突出以至于其他方面看起来都平平无奇,甚至有些地方还有点“拉胯”。
比如深圳中考的录取率,有不少深圳的家长表示,上深圳公办普高比考大学还难。
真的有这么难吗?小辰先给大家看一组深圳中考升学数据:
(2019-2022深圳公办普高录取率)
看到这组数据的深圳家长是不是很扎心?
近些年来,深圳中考的公办普高最高录取率仅为54.7%,相当于有一半的中考生将无缘公办普高。面对这种处境,不少深圳的家长把目光投向了邻近的香港。
据港媒报道,在全面通关后,赴港插班的申请激增,比往年申请高出6倍,主要原因还是香港的教育制度跟内地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香港没有中考。
内地实行的9年免费义务教育,也就是小学6年+3年初中的免费义务教育。
而香港实行的是15年免费义务教育,也就是幼儿园3年+小学6年+中学6年的免费义务教育。
香港的中学是6年制,所以香港是没有中考的,只要在小升中时选择好学校,就能直升高中。
不过,想要让孩子去香港读书一定要趁早,如果孩子在中三(初三)及以上阶段才插班,对孩子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少的挑战。
因为修读DSE课程的中三(初三)学生,在升读中四(高一)的时候,除了必学的4门主课(中、英、数、通识)之外,还需要选定2-3门选修科。
选修科会直接影响DSE的考学成绩,还会直接影响后续考大学的专业选择,香港各大学院不同专业对选修科和成绩都有收生的标准。
以港大为例,近50%的专业要求制定选修科目,但选修科目里有选物理、化学或生物任意一科,就可以报读港大近7成的课程。
所以,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去香港读书,建议一定要尽早为孩子规划好,最晚不要超过中三这个阶段。
内地的高考成绩主要都是用来申请内地的大学,绝大多数的海外院校是不接受内地高考成绩直接申请的。
而香港高考DSE的成绩,除了可以申请香港的本土大学之外,也可以申请海外院校,DES成绩目前有300多所海外大学认可,其中包括剑桥大学、耶鲁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众多国外知名学府。
虽然内地的学生也能通过报考香港DSE考试考取香港的大学,但拥有香港身份报考是更加具有优势的。
香港八大每年的学额是18000个,里面大约15000个学额是分配给大学联招(JUPAS)给到香港本地DSE考生的,内地生只能和所有国际生一起竞争剩下的3000个名额,而且录取分数线跟学费方面跟港籍生也有一定的差别。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通过DSE申请香港本地大学,建议还是拿个香港身份更加有优势。
同时,持有回乡证的香港考生也能通过DSE成绩报考内地132所高校,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除了选择DSE考试,还能选择参加华侨生联考,报考内地300多所大学,同样是报考一本院校,华侨生联考的录取分数线比内地高考录取分数线至少低100-200分,孩子能以更低的分数报考内地知名院校。
“身份+教育”组合双管齐下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拿香港身份主要都是为了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升学机会。通过“身份+教育”组合双管齐下,达到子女教育“进可攻退可守”。
可以说,教育规划,身份先行,已经成为众多家长在规划孩子未来之路的必选项。
不过,很多家长由于没有名校背景跟优秀的工作履历,无法通过香港优才/高才/专才的方式获得香港身份。
其实,想要申请香港身份,还有一种方式——香港进修。
香港进修是拿香港身份门槛最低的方式之一了,获批率高,不需要申请人有名校背景和优秀的工作履历,只需要有学信网可以查到的本科学历即可,非常适合想为孩子规划香港身份,但又非名校毕业、工作背景不突出的家长。
申请人只要去香港修读经官方认可的硕士及以上学位,在进修1年毕业之后,就可以申请2年逗留期限的IANG签证,通过2+3+3或2+6的续签方式,满7年连续通常居住条件后,就可以申请拿香港永居身份。
还能给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申请受养人签证,一起拿香港身份,孩子就可以享受香港身份带来的教育福利与优势。